注冊 老網站入口
資訊

您當前所在位置:

[山水股權之爭]山水事件:水泥行業(yè)罕有的一場“角力”

來源:中國建材報  撰稿人:  發(fā)布時間:2015年07月17日 瀏覽:
摘要:

 在山水水泥目前的困難之中,中國建材希望從行業(yè)健康、行業(yè)大局、行業(yè)長遠利益和行業(yè)中企業(yè)互利共贏團結合作出發(fā),從充分照顧創(chuàng)業(yè)者、員工利益和企業(yè)長久治安出發(fā),積極尋找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并與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在經營、管理、財務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為盡快解決山水當前困難,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每天都有新事兒,尤其看到我們變現,他們(維權方)應該不會善罷甘休”。這是一位山水集團的管理者,在6月22日山水投資信托變現的首日,在變現現場向本報記者發(fā)出的感言:“山水角力仍在持續(xù),抑或剛剛開始……”

  此言在短短4天內即被言中?!肮煞葑儸F”仿若又一枚重磅炸彈,在與山水相關的各方池子中炸開了花,再度讓“山水紛爭事件”激浪翻飛、來勢兇猛。

  可以這樣說,山水角力的演變與升級,在中國水泥行業(yè)中,十分罕見。

  事態(tài)愈演愈烈

  媒體應接不暇

  6月22日,本報記者趕赴濟南山東水泥廠,現場感受到了山水部分持股員工領錢的激動人心的盛況,并于6月24日頭版頭條刊發(fā)了《讓職工成為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的文章。

  接下來的4天,山水變現喜洋洋的現場圖片和相關文章在各大網站上形成轟炸之勢。據山水集團的官方統(tǒng)計,那幾日網絡轉載量不下10萬條。

  僅僅過了4天,轉折性變化便突如其來。6月26日開始,媒體關于山水事件的標題,突然由“讓職工成為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山水股份高價變現百萬、千萬職工一大堆”變成“山水投資‘變現’被禁止”、“山水水泥:出資員工信托股份合法變現被阻”……

  文章的大意為:在山水集團高層管理者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香港高等法院下達臨時“禁止令”,轟轟烈烈的股份變現,短短5天后便應聲暫停。不過,山水集團還有抗辯的機會,只要將相關材料準備妥當,便可以趕赴香港,向法院申請繼續(xù)變現的請求。

  值得注意的是,“變現受阻”新聞所配的圖片,幾乎還聚焦在變現現場,拿到錢的員工們洋溢著欣喜與激動之情。圖片與文字形成強烈反差,在讀者心里也產生強烈的震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6月28日前后,在山水變現受阻的新聞剛剛占據媒體主要位置不足3天,又一條有關山水事件的新聞,將“變現風波”從重要位置擠了下來。“天瑞首度回應山水水泥爭端”、“山水水泥的新主人出手了,要把原有董事趕走”等醒目標題成為各大網站新的轉載熱點,讓山水事件陷入更為復雜的紛亂之中。

  這一新聞事件的大體意思為:就在變現受阻之時,此前極少發(fā)聲的“神秘大股東”——河南天瑞集團突然出聲,稱已經要求山水公司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提議罷免除1名現任非執(zhí)行董事以外的其余7名董事,并委任7名新董事。在提議罷免的7名董事中,包括山水水泥目前的實際控制人張才奎和張斌父子。

  此消息與“變現受阻”的消息,以交替遞增的狀態(tài)和速度,在各大網站中轉載。轉發(fā)的文章將讀者的目光和焦點,都有意無意間對準了山水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氏父子、以張斌為核心的管理層,以及現任所有董事會成員。

  變現受阻猝不及防

  山水集團低調接招

  短短4天內發(fā)生的事,山水集團則相對保持低調。

  變現受阻的6月26日,山水集團向變現的持股員工緊急傳達了暫時停止變現的通知,并承諾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相關申辯材料,趕赴香港,向香港高等法院作抗辯,盡最大可能早日恢復變現。

  “我們的變現,極少數的激進人士恐怕會采取行動阻撓?!鄙剿瘓F黨委書記陳學師在22日變現現場對記者說。

  事實上,自今年5月以來,山水集團針對一批持股員工愿意變現個人股份的情況下,推出新一輪變現方案,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開展有意愿職工報名簽字以來,“維權方”相應的行動從未停止。山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水持股員工自愿要求變現的簽字活動在山東省境內的公司開展期間,山水集團負責人走到哪里,“維權方”便跟到哪里,其目的是勸說員工不要簽字。

  6月上旬,山水集團在濰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召開大會,讓有變現意愿的持股職工于會上簽署《變現意愿書》。陳學師作為集團代表負責此次工作。據他透露,大會當日上午,大批“維權人士”闖入現場,阻撓員工簽字。而“維權人士”被安保人員帶離會場后,仍在廠區(qū)外“等候”了近5個小時。

  百般受阻的情況下,山水集團的變現計劃還是在22日如期舉行。

  這讓山水集團持股職工們的心情很復雜,既為能拿到真金白銀而感到興奮,又始終有一種“‘維權人士’不會善罷甘休”的惴惴不安。

  盡管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香港高等法院的一道“禁止令”還是讓集團上下猝不及防,以負責應訴的山水集團律師唐伯賢的話說:對方是在搞突然襲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不可能將申辯材料準備齊全。

  這一突發(fā)事件,令部分山水員工的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尤其是原本可以在27日當天領到錢的員工,一夜之間,心情仿似從天上墜入谷底。昨天還做著落袋為安的美夢,今日,錢還擺在那里,卻拿不到手里了。

  最不能釋懷的人,應該是張才奎。兩年前正是為了實現“全民變現”而觸發(fā)了導火索,引起往后的一系列紛爭,如今,正當他為實現當初的愿望和承諾而略感欣慰時,一切似乎又要戛然而止。

  天瑞觸及“控制權”

  各大股東“傳說”四起

  據悉,在天瑞提議罷免的山水集團現任8位董事中,只有一名非執(zhí)行董事——來自亞洲水泥(306.25元/噸,0%)的李冠軍不在其列,其余7位董事,包括張氏父子和另一名非執(zhí)行董事——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常張利,均在提議罷免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常張利和李冠軍是在今年5月22日山水水泥股東大會上,被提名并通過的兩位新增非執(zhí)行董事。據山水集團相關人士透露:當日的股東大會,天瑞雖未參加,但依然行使了投票權。

  短短一個月之后,兩位新任非執(zhí)行董事,可能又將面臨一次重新決議。

  按著“維權人士”的說法,本月7日,無論張才奎是否愿意,在接管人連續(xù)發(fā)出律師函要求召開董事會決議未獲回應的情況下,根據公司條例第568條所賦予的權利,接管人將可自行召開股東特別大會。

  目前,天瑞集團為山水水泥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8.16%股份,第二大股東山水投資持股比例25.09%,亞洲水泥和中國建材分為第三和第四大股東。

  自4月天瑞突然入主山水,成為第一大股東以來,其態(tài)度和行動始終極為低調,如今突然強勢發(fā)聲,其目的直指山水控制權,瞬間觸動外界最敏感的神經。一時間,關于四大股東將如何爭奪山水控制權的各種“傳說”和猜測,紛紛出爐。

  其中,最多的揣測是第一大股東天瑞和第三大股東亞泥PK第二大股東山水投資與第四大股東中國建材;“維權方”的預言則是天瑞的股份加上山水投資的股份已經超過半數,張才奎父子下臺已成定數;除此之外,就在6月末,中國建材代表與山水維權人士曾會面,又引發(fā)出“山水集團最大的盟友——中國建材也有可能倒戈”的傳言,……各種“傳說”將這場刀光血影的控制權之爭,演變成四大股東打來打去的宮廷鬧劇。

  “維權方”的態(tài)度表現得很樂觀,無論哪種“傳言”,似乎都預示著馬上召開的股東特別大會就是張氏父子下臺的日子。這讓記者不禁想起,一個多月前,“維權方”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托管令”獲得通過,其表現同樣歡呼雀躍,在被多家地方媒體的采訪中,都表達出“山水集團馬上就要換帥”的可能性,但那一次山水集團的控制權并沒有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

  就此次“控制權之爭”而言,也絕非四大股東“你跟我好、我跟他好”那么簡單的過家家游戲。一旦觸及控制權,就意味著一場決定山水生死的硬仗將要打響。參與者也絕非只有四大股東,勢必要將山水的子公司、投資者、合作者、2萬多名山水員工、有關聯的銀行、山水所有離退休的持股員工等等,全部卷進來,無一幸免。

  就此事件,7月6日,中國建材集團通過本報獨家刊發(fā)專訪文章,自天瑞“發(fā)聲”之后,也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和立場。

  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現任山水集團非執(zhí)行董事常張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中表示:在山水水泥目前的困難之中,中國建材希望從行業(yè)健康、行業(yè)大局、行業(yè)長遠利益和行業(yè)中企業(yè)互利共贏團結合作出發(fā),從充分照顧創(chuàng)業(yè)者、員工利益和企業(yè)長久治安出發(fā),積極尋找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并與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在經營、管理、財務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為盡快解決山水當前困難,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據悉,自本報截稿之日,所謂7月7日召開的股東特別大會,并未召開。

  山水處于風口浪尖

  或為最艱難時刻

  山水事件的復雜程度、慘烈程度,在水泥行業(yè)的發(fā)展史上,尚屬首次。

  首先是參與角力的對象復雜,既有前任掌舵人、現任掌舵人,幾乎所有前任高層管理者、部分現任高層管理者、近4000名持股員工,還有來自資本市場上的各大股東,這部分股東中,有央企、地方民企,也有臺資企業(yè)。

  其次是事件的態(tài)勢發(fā)展,如今已經遠遠超出了企業(yè)內部紛爭,甚至超出了企業(yè)反腐維權的層面,而是日益內外交困,尤其是資本市場的介入??刂茩嘀疇幍谋澈?,影響的早已不是高管辭職、掌舵人下臺、反腐調查與反調查等等影響個體的行為,而是活生生將一個大企業(yè)集團和近2萬名員工擺在角斗場上,一旦事態(tài)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觸及的是企業(yè)的命運和職工的生存。

  再者,山水事件也已經遠遠不是濟南市的區(qū)域事件。其涉及的范圍,從法律層面上,香港高等法院、遼寧、山東等地方法院均有介入。從資本市場的層面,則波及北京、河南、臺灣等多個水泥區(qū)域。這其中,所有股東都將受此影響,對各股東的管理經營戰(zhàn)略都將起到制約和變化,山水所覆蓋的每個區(qū)域的分公司、旗下企業(yè)都將隨之而變。

  還有,縱觀整個事件發(fā)展的態(tài)勢,可謂交錯糾結。維權的繼續(xù)維權,訴訟的仍然訴訟,爭奪控制權日趨白熱化。桌面上的爭奪和私底下的爭奪同時進行、從未停歇。幾千名持股員工被夾在其中,山水集團實施變現被阻,“維權方”提出給員工換股權證,亦不知能否兌現、何時兌現。而山水控制權一旦發(fā)生變化,這些員工的利益又將如何體現,一切都是未知數。

  更加嚴峻的是,今年,水泥行業(yè)整體發(fā)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擺脫困境或許會經歷一段漫長過程,這段過程對行業(yè)和其間的每一份子而言,都將是難捱的陣痛期。山水事件的升級,在行業(yè)舉步維艱的時期,無論對山水自身抑或全行業(yè),無疑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

  就山水水泥而言,控制權一旦發(fā)生變化,最直接的“債務”之一,將是銀行極有可能要求提前收回山水水泥超過60億元的貸款,再加上各種低息債券借款,山水整體借貸款資金將達到近200億元。那么,如果銀行要求提前償還,身處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和企業(yè)虧損重災區(qū)——河南區(qū)域的天瑞集團,是否有償還的能力和底氣?我們不得而知。而其他股東,在全行業(yè)陷入困境之時,自己尚要“節(jié)衣縮食”之際,又哪來的資金和精力,與動蕩的山水共創(chuàng)平穩(wěn)過渡的“美麗童話”?

  償還銀行債務還僅僅是開始,這樣一個龐大的擁有數萬員工、上百家子公司的大企業(yè)集團,任何變動都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局,都要以付出巨大的資金和精力為代價。在行業(yè)不景氣的情況下,山水變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包袱,無論對企業(yè)、對股東、抑或對濟南區(qū)域,所謂短時間內“平穩(wěn)過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記者在濟南見到張才奎,這位65歲的創(chuàng)業(yè)老將臉上總有一種難掩的惆悵?!斑^去,大家一起共患難、經風雨,可是到了共富貴的時候卻出現這樣的局面,讓我始料未及。”語氣中充滿了深深的不解和無奈。

  這位老將叱咤水泥行業(yè)30年,與山水職工一起,將山水水泥從瀕死的狀態(tài)中拉回來,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大水泥企業(yè)集團。在國企改制的那些年里,他也曾經多次在異常困難的局面中挺了過來,甚至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妥協(xié)和退縮。

  這一次,早已退休、本該享受幸福晚年的他,卻不得不再次受到生死考驗。山水紛爭持續(xù)兩年至今,他不曾動搖,面對“侵吞國家財產、霸占員工股份”等等罪名被告上法庭,面對調查,他也沒有過半分退縮。以他的話說:這些莫須有的罪名,無論告到哪里,誰來調查,調查多少遍,他都可以坦然面對。

  但是,一旦事態(tài)上升到“控制權之爭”,或許一切都將成為未知數。

  從天瑞以“神秘大股東”的身份,在張氏父子與集團現任管理層毫不知曉的情況下,突然在二級市場豪擲超過44億港幣、以每股6.57港元的成交價狂掃9.51億股的那一天起,山水紛爭就不再是“恩怨”、“對錯”或“維權”所能定義,而是一個股份制公司被拋到資本市場上的慘烈角力,成與敗已非個人所能掌控。

  或許,這一次艱難的局面,是張才奎一生之中所遇到最大困境。更是山水水泥在30年前從死亡線上被拯救之后,不得不跨越的又一條生死線。

  山水動蕩

  恐引發(fā)行業(yè)“蝴蝶效應”

  自天瑞成為山水第一大股東以來,水泥行業(yè)對此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天瑞豪購山水股份,致使山水水泥HK00691異常停牌,直接導致山水水泥準備發(fā)行的14億中期票據停止發(fā)行,天瑞似有“趁火打劫”之意。但也有人看好天瑞集團對山水水泥的并購,認為此舉有助于兼并重組,提高行業(yè)集中度。

  暫且不論天瑞此次收購山水股份究竟意欲何為,只將山水控制權之爭放在整個水泥行業(yè)的層面上,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正常的,甚至是先進的“兼并重組”而泰然處之。因為,其立足點和出發(fā)點既不是真正意義上為了行業(yè)發(fā)展和企業(yè)受益而為,更不是大家和睦地坐在一起為提高產業(yè)集中度、促進行業(yè)轉型共商大計的結果,這是由一場矛盾重生、利益糾結、關系復雜的惡性糾紛衍生并升級的必然經過。

  這樣的爭斗而引發(fā)的控制權變化,不能意味著紛爭的結束。所謂“輸掉”的一方,勢必不會心甘情愿,或會拉響反擊的號角,你爭我斗中,只能不斷地上演“山水復仇記”,又何來“兼并重組”的安定美好愿景可言?

  山水事件,是一件值得全行業(yè)關注的大事,甚至是全社會各個行業(yè)都應該關注的大事。盡管,縱觀其他產業(yè)不少大企業(yè)集團,人員變動、股權紛爭之類的宮斗劇時常上演,但斗得如山水這般規(guī)模龐大、參與眾多、關系復雜且盡人皆知,也實不多見。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若干年內,水泥行業(yè)將進入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各種矛盾將在困難的境地中日益凸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企業(yè),都勢必要在深化改革的洪流中歷經洗禮和考驗,以往隱藏或回避的矛盾與沖突,也將隨著新一輪改革的加快,而出現集中爆發(fā)的可能性。

  改革不是一場浪漫故事,改革很現實,抑或很殘酷。

  水泥行業(yè)是傳統(tǒng)重工業(yè)行業(yè),大多數企業(yè)均為伴隨行業(yè)發(fā)展的“老企業(yè)”,這些老企業(yè)以國企居多,在十幾年前國企改制的大潮中,都走了一條和山水大同小異的改革發(fā)展之路,亦如山水在發(fā)展中也曾經歷了諸多難言的陣痛。

  如今,新一輪的變革勢必要觸及以往管理經營中被固化的傳統(tǒng)模式和以此維系的各方利益。因此,山水事件對全行業(yè)每個企業(yè)而言,絕非一場熱鬧可以作壁上觀,如果不能加以借鑒和防備,明天被擺在角斗場上的或許還有無數個“山水”。

責任編輯:王云侯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因特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電信業(yè)務審批[2004]885號 京ICP證040699號 海淀公安分局備案號:1101081900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tǒng),portal門戶,輿情監(jiān)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